∵∵∵∵∵∵∵∵∵∵∵∵∵∵∵∵∵∵∵∵∵∵∵∵∵∵∵∵梁文碩

摘要:∵責任感作為一種道德情感,是一個人對國家..." />
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chǎn)網(wǎng)!

“責任勇?lián)敚攘Ω咝P小贝髮W生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的調查報告

作者:梁文碩 2014-08-17 16:30 來源:化工學院本科12黨支部
梁文碩 摘要: 責任感作為一種道德情感,是一個人對國家、集體以及他人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大學生是社會發(fā)展的青年動力,是社會培養(yǎng)的高級專門人才,他們的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他們的精神價值選擇,之于其個人、其所在的集體、其家庭以及整個社會和國家都有長遠的意義和影響。因此關注和了解大學生思想價值觀念有著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將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和能力進行簡單的梳理,為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提高大學生的責任能力提出意見和建議,為高校和社會進一步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大學生 社會責任意識 責任能力 自我規(guī)劃 家庭責任感 社會公德 調查的目的和形式: 大學生作為社會的精英群體,往往被家庭和社會寄予厚望。他們的精神價值選擇,將直接影響到未來中國社會的精神價值走向。在學校和學院老師的指導下,中國礦業(yè)大學化工學院本科12級黨支部認真研究開展了本次實踐調查活動。希望能夠了解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梳理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脈絡,為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提高大學生的責任能力提出意見和建議,為高校和社會進一步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為了盡可能小地消除地域差異帶來的影響,使調研數(shù)據(jù)更真實,更具有說服力,本次活動采取高校實地調研和發(fā)放網(wǎng)絡問卷相結合的方式。在活動開展前我們先在身邊進行了小范圍的實地調研,就調查內(nèi)容、活動可行性、意義價值等問題同大學生朋友做了全面交流,認真研究了這次實踐活動的行動安排、計劃方案,從而以確保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有廣度、有深度的社會實踐活動。本次調研,共計向各省市大學生發(fā)放回收網(wǎng)絡問卷100份,同時向徐州市各高?;畎l(fā)放回收問卷50份,有效問卷共計144份,符合問卷調查的一般規(guī)律和標準,可以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二、調查內(nèi)容: Ⅰ。本次實踐我們主要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調查: a.你是否對自己的學習、生活以及今后發(fā)展有明確的規(guī)劃和目標 b.你是否常幫助父母分擔日常家庭事務,對家庭或集體具有責任意識 c.你是否常愛護環(huán)境、樂于助人、關心時事,對社會具有責任意識 d.你認為當代大學生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是否缺失,以及的主要原因 e.你認為大學生可以通過哪些方面來不斷提高自己的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 Ⅱ。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擬需要解決的問題及采取的方法及實施方案: ㈠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a.思想上對社會責任感的認識不夠客觀。 b.行為上重視個人價值,輕視集體與社會的價值。 c.實踐上重視權利的享受,輕視義務的履行等 ㈡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淡化的成因 a.不同思想文化的沖擊?!? b.市場經(jīng)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c.我國學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單一化。 d.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㈢提高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途徑 a.培養(yǎng)和提高大學生社會責任的認知能力。 b.要善于挖掘校園生活的育人功能,發(fā)揮體驗教育的重要作用。 c.要著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創(chuàng)新型教師隊伍。 d.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三、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現(xiàn)狀與特征    調查發(fā)現(xiàn),大學生中有社會責任感的比例不高。32.47%的大學生認為非常缺乏社會責任感,54.55%的大學生認為有一點缺乏,2.6%的大學生認為不缺乏,還有10.39%的大學生不清楚。這些數(shù)據(jù)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意識相當薄弱。相比過去,當代大學生更注重真才實學,更加務實,而表現(xiàn)出對自己負責的態(tài)度,但這種自我責任感明顯強于社會責任感。同時當今大學生也普遍表示當前最缺乏的就是社會責任感。所以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不容忽視。    Ⅰ。對自身的責任意識和能力。對自己的學習、生活以及今后發(fā)展有明確的規(guī)劃和目標    1.對于自己是否有有明確未來奮斗目標, 調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大學生對未來發(fā)展表示迷茫,或有目標而不夠努力。41.56%的大學生表示不是很明確,有點迷茫,走一步看一步,36.36%的大學生表示有,但不夠努力,只有16.88%的大學生表示有,并一直為此努力。   2.對自身的大學生活花費時間最多的三項,調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大學生的時間安排主要集中于自身能力的鍛煉和培養(yǎng)。75.32%的大學生選擇了上課、做作業(yè)、課外閱讀等學習活動,51.95%的大學生選擇了睡覺,45.45%的大學生選擇了參與社團工作等學生活動。 Ⅱ。對家庭或集體的責任意識和能力。對待家庭或集體事務的看法和態(tài)度   1.對于給父母打電話的問題,調查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大學生對于父母能夠表現(xiàn)出自己對家庭負責的態(tài)度。71.43%的大學生表示每周都會給家里打電話,22.08%的大學生表示很少給家里打電話.同時,對于給父母打電話的目的,70.13%的大學生表示是為了表示自己對父母的關心和問候。   2.自己對于家務的態(tài)度,調查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大學生愿意承擔家務,能夠表現(xiàn)出自己對負責的態(tài)度。44.16%的大學生表示經(jīng)常幫助父母做家務,50.65%的大學生表示有時會幫助父母做家務,只有1.3%的大學生表示從不。   3.自己在參加(或關注)班級或院系的比賽上的態(tài)度,調查發(fā)現(xiàn),和對待家庭相比,在對待集體時大學生的責任意識并不強烈,他們更加看中自身需求。44.16%的大學生表示很少參加,但經(jīng)常關注,24.68%的大學生表示看情況,與自己的安排不沖突就參加,15.58%的大學生表示很少參加,不怎么關注,只有12.99%的大學生表示經(jīng)常參加,并很關注。 Ⅲ。對社會的責任意識和能力。對待他人、環(huán)境以及社會的看法和態(tài)度   對于乘坐公交車的時候,給老弱病殘的乘客讓座的舉止,80.52%的大學生表示無論什么時候都會讓座。對于手中的垃圾,%的大學生表示會一直拿著找到垃圾桶再扔。對于無償獻血或是為貧困地區(qū)捐款等愛心活動,64.94%的大學生表示偶爾參加,14.29%的大學生表示經(jīng)常參加調查發(fā)現(xiàn),對于力所能及的社會責任大多數(shù)大學生擁有一定的責任感。   對于小偷正在行竊,你會有什么反應,調查顯示,大學生對于自己認為無法獨立完成的事一般采取觀望態(tài)度。64.94%的大學生表示會悄悄暗示身邊的人看他們的反應在做打算,14.29%的大學生表示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做沒有看見,只有18.18%的大學生表示會毫不猶豫,挺身而出。   3.對于面臨問題時最先考慮的方面,調查顯示,大多數(shù)大學生更多考慮自身和家庭的需求,社會責任意識比較淡薄。46.75%的大學生表示最先考慮個人需要,42.86%的大學生表示最先考慮家庭需要,只有7.79%的大學生表示最先考慮社會、國家需要。     綜述,從目前高校的實際來看,大學生思想純凈,理想高遠,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多數(shù)具有較高的責任感。他們有著高尚的愛國情操和集體主義精神,并展現(xiàn)出了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時代風采。但是,勿庸諱言,一部分大學生的責任感明顯淡化的現(xiàn)實令人擔憂,他們漠視自己的責任,理想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弱化,意志品質比較脆弱,不能明確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不愿承擔自己應盡的義務等,具體表現(xiàn)為:     1.思想上對社會責任感的認識不夠客觀。一部分學生不了解什么是社會責任感,對其認識不夠全面,不夠均衡,甚至把社會責任感與家庭責任感混為一談。同時,也有一些大學生認為社會責任感與自己毫無關系,對其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一旦觸及到具體問題,他們總是寄托于外界環(huán)境的改變,而不從自身找原因,只是一味的抱怨環(huán)境、而行動上無所作為,這實際上也是責任心缺乏的表現(xiàn)?! ?.行為上重視個人價值,輕視集體與社會的價值。在市場經(jīng)濟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面對競爭的壓力,開始標榜個人主義,輕視集體與社會的利益。他們凡事從“我”出發(fā),以“我”為中心,重視個人利益,輕視集體主義,對社會缺少主人翁責任感。當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fā)生沖突時,只強調個體,并以“我”為主,缺乏為社會和集體犧牲的精神,過于強調自我?! ?.實踐上重視權利的享受,輕視義務的履行。不可否認的是,一部分大學生在提到社會責任感時,總是苛求別人,苛求社會該怎樣做。但在自身的義務履行方面,卻又避之不談,他們忘了自己有義務為國家和社會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很明顯他們存在著從意識到實踐的斷裂,如缺少社會公德意識,缺少積極實踐的行為。 四、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淡化的成因   1.不同思想文化的沖擊。在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下,人活在各種責任之中,人的個性,自由很少得到釋放,人的個性被禁錮。而隨著多種文化的沖擊和碰撞,西方國家的一些無限度的獨立、自由、個性解放等觀念,被一些大學生不加分析的借用。他們過分注重自我,而忽視個人與社會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因此,在現(xiàn)代化的今天,西方的個性文化使大學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個性和自由的展示,一定程度上沖淡了個人對國家社會的責任感?! ?.市場經(jīng)濟負面效應的影響。隨著價值的多元化和市場經(jīng)濟的負面效應,社會中滋長了個體本位觀念,為己觀念,金錢萬能觀念。這三種觀念導致社會上出現(xiàn)了某些消極腐敗現(xiàn)象,不正當競爭。這些觀念和消極腐敗現(xiàn)象的存在對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會產(chǎn)生極其不利的影響?! ?.我國學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單一化。一直以來,學校德育工作重政治教育,而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個性發(fā)展的重視不足。學??偸窍M囵B(yǎng)在思想品德方面完美的人,經(jīng)常要求學生要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卻很少倡導學生關心、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結果是學生的主體性被壓抑、心靈受傷害,毫無責任感可言。而“灌輸式”的教育方法至今仍占主動地位,學生主動參與的少,其社會主體意識在這種教育中并未得到有效的增強。  4.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親情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由于父母對子女的過分關愛,使得他們習慣于索取與享受而疏于付出和奉獻。一些父母甚至承擔了所有的責任,使得他們的子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這種家庭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學生意志薄弱,抗挫折力差。與以前的大學生相比,他們意志顯得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差;他們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對父母、他人、社會的要求高而多,對自我的要求低而少。因此,很多大學生對社會責任感的淡漠與家庭教育不無關聯(lián)。 五、強化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的途徑   (一)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豐富和深化社會責任感教育的內(nèi)涵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倡導的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價值觀是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主旋律,為此,必須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內(nèi)容進入教材、進入課堂、進入學生頭腦,幫助他們不斷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個人的發(fā)展與民族的振興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承擔起自己的歷史使命。    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奠定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深厚的人文底蘊。加強人文素質教育,能夠使大學生擺脫非文明、低級趣味的影響,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對人類命運的關愛、對國家民族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社會歷史責任感。加強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一是要深入挖掘中國傳統(tǒng)的思想文化資源,將傳統(tǒng)文化中的積極因素融入教育中。二是拓寬視野,重視結合專業(yè)教學進行人文教育。三是重視隱性教育,使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人文教育。   (二)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社會實踐活動,拓寬社會責任感教育的途徑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利用校內(nèi)第二課堂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一定時間的積淀。而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能夠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使之成為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的新載體、新平臺。一是要廣泛開展和諧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努力使責任意識成為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工作的基本意識和規(guī)范;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的覆蓋力和影響力;三是要大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活動在責任感教育中潛移默化的作用。    加強社會實踐活動,利用社會大課堂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社會責任感作為一種道德情感,是知、情、行的統(tǒng)一,而社會實踐則是實現(xiàn)這種統(tǒng)一的重要途徑。首先,社會實踐是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需要,大學生只有在社會實踐中才能承擔責任,只有在承擔責任的實踐中產(chǎn)生了愉快體驗,才會在今后更樂于參與類似的實踐活動,進而提高和鞏固己形成的社會責任感及其層次。其次,社會實踐可以滿足大學生對社會認同的需要、對未來期望及成就感的需要等高層次的需要。第三,社會實踐為培養(yǎng)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提供了廣闊背景, 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要培養(yǎng)和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必須在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水平的同時,讓大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通過社會實踐磨練大學生的意志,真正建立社會責任感。   (三)構建社會、家庭、學校通力協(xié)作的一體化教育體系,提升社會責任感教育的實效。   培養(yǎng)大學生責任意識環(huán)境對人的一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說理論學習是顯性教育的話,環(huán)境氛圍的熏陶則是隱性教育。昔有“孟母三遷”的典故,今有家長花錢擇校,無非都是為子女選擇一個有利于他們發(fā)展的環(huán)境。學校、家庭、社會是學生生活的三大空間。高新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使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愈來愈多,也使學校、家庭、社會的聯(lián)系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更加緊密,學生一方面在聆聽著家長的教誨,接受著學校的正規(guī)教育,同時也在經(jīng)受著社會的洗禮。因此,責任教育不僅是德育工作者的事,學校、家庭、社會應該通力協(xié)作,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來共同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首先,學校教育要充分重視環(huán)境的美化,發(fā)揮教育者的人格魅力,這比單純的理論教育更具有說服力。教育學生要有責任意識,首先教育者自己必須要有責任意識。為人師表,率先垂范,明確自己在學校管理、學生發(fā)展中的責任;對社會消極現(xiàn)象既不回避,也不放棄正確的理論引導,充分顯示對教育對象的尊重和對社會效果的負責。這種人格的魅力,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學生,不說假話,面對現(xiàn)實。其次,家長應更多地關心孩子的人格、品質的發(fā)展,而不是僅僅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在日常生活中,更應注意自身的言行,身教重于言教。另外,社會要形成一種輿論力量和道德機制,倡導明確的主流價值觀和責任觀,指導道德選擇,加大對非責任現(xiàn)象的監(jiān)督和打擊力度。大眾傳媒是學生認識社會的主要中介之一,而傳媒中一些不科學、不健康的宣傳報道,使得那些辨別力較差的學生在責任意識規(guī)范的認同與責任行為的選擇等方面出現(xiàn)了迷茫,而且由于一些失導的宣傳片面迎合了部分學生的心態(tài),他們往往還能抵消學生的多年來所接受的正面的道德教育。因此,大眾傳媒應對主流的價值觀、責任觀的推介更為清晰、明朗。同時政府對社會上一些不負責任的現(xiàn)象,如制假、販假,偷逃漏稅等,也應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學校、家庭、社會應形成一種合力,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的環(huán)境,這也是對祖國的未來負責。 調查總結:   責任感作為一種道德情感,是一個人對國家、集體以及他人所承擔的道德責任。大學生是我們?yōu)樯鐣囵B(yǎng)的高級專門人才,能否樹立強烈而牢固的社會責任感,不僅關系個體理想信念的實踐,更與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悠悠相關。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對大學生進行責任教育,使其積極承擔自己的人生責任,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煤礦安全網(wǎng)(http://m.cltuan.cn)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chǎn)網(wǎng)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

感謝網(wǎng)狐天下友情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