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昌明:隨筆:麻 將
閑暇之余,對打麻將頗有興趣,因而對麻將文化也有所了解。有人說打麻將終歸是件沒有文化的事,這話說出來,不僅近代的文人墨客們會拿白眼翻人,宋美齡和陸小曼等名媛也多半會笑這說話的人沒見過世面。從梁啟超到鄭孝胥,從張恨水到徐志摩,從梅蘭芳到張大千,從毛澤東到郭沬若,這些名流個個都是麻將愛好者。胡適曾算了一筆帳,麻將每4圈費時約一個鐘點,全國每天哪怕只有兩百萬桌麻將,毎桌只打8圈,就得費四百萬鐘點,損失十六萬七千日的光陰,如果你以為他是在憤慨麻將的危害,需得知道胡適雖然不愛上桌子,他的興趣在于看,看莊家,看對家,看出牌,看起來可以通宵達旦。至于張恨水,愛麻將愛到小說中的主角都是麻將高手,據(jù)說有一次報館來人催稿,他都沒舍得下牌桌,左手麻將,右手寫稿,麻將交稿兩不誤。
打麻將,終究是一件有情趣的事。不打麻將的人未見得沒有情趣,打的人倒多半都有趣味主義人生觀。“以趣味始,以趣味終”就是梁啟超的人生觀,嗜書如命的他有句名言:“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只有打麻將可以忘記讀書。”麻將桌上,歲月悠悠而過,四個人圍坐在麻將桌,再加上旁人看客,儼然己是一個微型社會。“十億人民九億將,還有一億旁邊望。”這是現(xiàn)今社會麻將熱的真實寫照。老百姓閑暇時間打牌娛樂,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麻將聲響得多的年月總歸還算得太平和諧的日子。打麻將的人,也是屬于總歸能閑得下心來過日子的。
毛澤東曾說過,不要看輕了麻將:“你要是會打麻將,就可以更了解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關(guān)系。麻將里是有哲學(xué)的。”法國一位研究中國的漢學(xué)家伊麗莎白·巴比諾在其著作中寫道:“麻將文化的一套隱語,它平均主義的驅(qū)動力,令人眩暈的聲音和手勢,打麻將時品茶、飲酒和吸煙的氣氛,這一切破除了命定的東西及人與世俗權(quán)力的關(guān)系。”
麻將到今天仍然是民間和官場上最重要的娛樂方式。中國人在麻將桌上過組織生活,在麻將桌上交際,在麻將桌上嫻熟地運用“調(diào)張”、“疑牌不打”以及“隔巡”等傳承千年的兵家思想。麻將桌上的贏家除了天命思維中不可預(yù)估的“手氣”外,大多心態(tài)平和且擅長分析對家和上家,察言觀色細細考量,再加上把手中牌陣從無序經(jīng)營至有序最終“齊全圓滿”,也體現(xiàn)了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思維方式。所以說從麻將文化中可以看國人,的確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