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插柳戴柳溯源
清明插柳戴柳溯源
陳景勝
清明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guī)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后,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據資料記載,戴柳的風俗起源于26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像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一樣,清明戴柳,是為了紀念寧死不入朝做官的晉國義士介子推。他曾在晉公子重耳危難時救過他,當重耳奪得王權成為晉文公的時候,介子推躲入綿山,不接受封賜,晉文公放火燒山,逼他出來,最后發(fā)現介子推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晉文公于是讓全國百姓禁火,戴柳,紀念這位不貪權位、不圖回報的義士。這就是寒食節(jié)的來歷。寒食節(jié)在清明的前兩天,在歷史的傳承中,寒食與清明逐漸合在一起,寒食節(jié)的祭掃、踏青、戴柳、插柳、放風箏等各種風俗,也都變成了清明節(jié)的習俗。其實,當戴柳成為孩子們迎接春天的游戲時,這風俗是不是為了紀念某人,也就沒人在意了。
清明節(jié)春風明媚,綠樹成蔭。人們在這一天踏青、掃墓、上墳。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戶戶門口插柳枝。這個習俗究竟從何而來呢?關于清明節(jié)有個傳說和宋代大詞人柳永有關。據說柳永生活放蕩常往來于花街柳巷之中。當時的歌妓無不愛其才華,并以受柳永青睞為榮。但因為生活不軌,柳永一生為仕途所不容,雖中過進士最后卻于襄陽貧困而亡。他的墓葬費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資的。每年清明節(jié),歌女們都到他墳前插柳枝以示紀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習俗。其實這個習俗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人認為三月三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后,清明節(jié)插柳的習俗非常盛行,人們踏青玩游回來,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史籍典章的記載,清明節(jié)插柳總是與避免疾疫有關。春節(jié)氣候變暖,各種病菌開始繁殖,人們在醫(yī)療條件差的情況下只能寄希望于搖搖柳枝了。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jié),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yōu)榉乐构淼那謹_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可以卻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沾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jié),值此柳條發(fā)芽時節(jié),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云:“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于《詩經.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xiāng)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fā)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jié),值此柳條發(fā)芽時節(jié),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漢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李白有詞云:“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古代長安灞橋兩岸,堤長十里,一步一柳,由長安東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別,折柳枝贈別親人,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這種習俗最早起源于《詩經.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用離別贈柳來表示難分難離,不忍相別,戀戀不舍的心意。楊柳是春天的標志,在春天中搖曳的楊柳,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折柳贈別”就蘊含著“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親人離別去鄉(xiāng)正如離枝的柳條,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發(fā)芽,好像柳枝之隨處可活。它是一種對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詩詞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贈別之事。唐代權德輿詩:“新知折柳贈”,宋代姜白石詩:“別路恐無青柳枝”,明代郭登詩:“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清代陳維崧詞:“柳條今剩幾?待折贈。”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其實,柳樹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義,古人又賦予柳樹種種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幾日?有幾種說法。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稱寒食節(jié),這樣正好是清明節(jié)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詩云:“初過寒食一百六”,認為清明節(jié)前一天為寒食節(jié),清明節(jié)與冬至本身所處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異。因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動又往往延續(xù)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沒有嚴格區(qū)分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插柳戴柳外,一些地方還吹柳笛、服柳葉。如在江蘇瓜洲,清明日早晨要用清水吞下七個柳葉芽。又在上海,人們用柳條將祭余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存放到立夏日,用油煎后給小孩吃,俗信可以不疰夏。在山西沂州,做面燕兒插柳于上陰干,可治小兒泄。在北京、江蘇、山東等省也有類似習俗。而在明代宮廷中,還有清明射柳的做法。
清明前后流傳著很多傳統(tǒng)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游,打馬球,放風箏,蕩秋千,斗雞,拔河等。這些活動隨著歲月的賡續(xù)交替,社會的嬗遞變化,有的習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遺留至今并賦予了新的內容。
其實不管插戴的是什么,它都蘊含著是人們對平安健康生活和美好幸福未來的殷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