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濱:我是“80后”
我是“80后”
習慣別人叫我們“80后”,也許“80后”出生的人具有現在這樣或那樣的特點吧。人們總是用不同的詞語描述我們這代人,大概我們確實不同于“70”、“60”年代的人。
在大家紛紛議論韓寒的作品的時候,我讀了他的《三重門》。這位“80后”的作家,用這本書敲開了他的作家之門,太多的評論隨之而來,褒貶不一,幾門課高掛紅燈的人走出了校園,尋找到自己的文學道路。很多人才真正的開始重新審視我們這代人,也許很多的人只是不理解為什么這代人會有這樣不同的想法,而并沒有究其原因。韓寒則成了我們這代人的代表,“叛逆”、“狂妄”就成了我們這代人的代名詞。隨后郭敬明《夢里花落知多少》的再次出現,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太多的非議和爭論淹沒了我們“80后”的這代人。
用我高中老師的話說,我們這代人就是社會的實驗品:
當我們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
當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
當我們還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當我們可以工作的時候,撞得頭破血流才勉強找份餓不死人的工作做;
當我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
當我們能掙錢的時候,卻發(fā)現房子已經買不起了;
當我們沒有進入股市的時候,傻瓜都在賺錢;
當我們興沖沖地闖進去的時候,才發(fā)現自己成了傻瓜;
當我們不到結婚的年齡的時候騎單車就能娶媳婦;
當我們到了結婚年齡的時候沒有洋房汽車娶不了媳婦;
當我們沒找對象的時候,姑娘們是講心的;
當我們找對象的時候,姑娘們是講金的;
當我們沒找工作的時候,小學生也能當領導的;
當我們找工作的時候,大學生也只能洗廁所的;
當我們沒生娃的時候,別人是可以生一串的;
當我們要生娃的時候,誰都不許生多個的。
我們在諸多的變革中成長著,雖然社會的變革讓我們有了很多的不確定,但是我們并沒有在變革中迷失方向,始終跟著變革的腳步,時刻在改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希望我們不會成為時代變革的棄兒。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這樣的變革,才使我們這代“80后”變得更加頑強。
走上工作崗位,我們“80后”的人,同樣也承受著各個方面的壓力。在校園招聘現場,經過眾多挑剔的招聘考官層層篩選后,總算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墒俏覀兠媾R的問題越來越多,工作能力要通過考驗,交際能力同樣也要接受考驗。對于剛剛走出校園的我們,有很多的迷惑和不解。社會很大而我們需要有個性化的空間,也需要時間慢慢適應社會環(huán)境。我們渴望很多人能理解我們現在的想法,相信我們會在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中,磨練自己的意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改變世人對我們的看法。
出生于80后的我,喜歡用文字來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希望用手中的筆留下記憶的碎片;喜歡在心情不好的時候聽聽音樂,希望在音樂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喜歡在安靜的夜想想自己的未來,希望在安靜的夜里能找到前進的方向;喜歡和三五朋友一同聚聚,希望能在工作之外享受輕松的生活;喜歡在網上制作自己的空間,希望在虛擬的空間找到自己的位置。這就是一個“80后”的我的真實生活,我渴望大家能理解我們這代人,對于世人的看法,我們并沒有完全的否定,我們這代人身上有很多的缺點??墒俏覀儫崆楸挤?,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期盼,在初入社會后,難免會出現很多的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會克服這些困難和挫折。也許正如韓寒和郭敬明的出現一樣,太多的爭議告訴我們這代人,我們必須學會堅強,因為我們是被社會考驗的一代人。
我想在此大聲的說,我是“80后”人,我希望社會能夠接納我們這代人,雖然我們存在著太多的缺點,但是我們渴望得到大家的肯定,相信也會得到大家的肯定,因為社會在進步,我們肩負著承前啟后的歷史重任,有很多很多的機遇和挑戰(zhàn)在等待著我們,只要我們勇于面對現實,敢于挑戰(zhàn)自我,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80后”不再是一個沉重的符號,而是激勵我們奮發(fā)向上的號角。相信我們會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是渴望進步,渴望上進的“80后”。
(劉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