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運華:我家有子初長成
我家有子初長成
人常說:家長是孩子的鏡子,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墒钦f實話,在我們家13歲的兒子一直是我心中崇拜和學習的對象。說來也許不信,這些年一直支撐和鼓勵我最多的竟然來自這小小的人兒。
說到兒子在學習的自覺性和對理工學科的理解能力,讓我感到慚愧。孩子小時,為了陪他睡覺總會拿本書給他讀。后來,兒子認字了,也不屑讓我念了,可那時我還會有看書的意愿。然而,隨著年齡的增大,學會了為自己找不看書的理由。尤其是近兩年,每每陪兒子逛書店,也會為自己選一本喜愛的書籍,但是,回來往往就是書架上的擺設(shè)。買到新書的兒子用行動證明了“書非借不能讀也”這句話在他這是行不通的。放學回到家一定要先寫作業(yè)的習慣也延續(xù)了七年多了。朋友總是羨慕我有個聽話的兒子,我卻不以為然。后來,才知道,這個習慣是多么寶貴和難得,為他今后掌握更多的知識打下了基礎(chǔ)。
兒子最喜歡歷史、地理以及數(shù)學邏輯性強的書籍,這些恰恰是我的弱項。家里兩個書柜塞滿了中國歷史叢書、世界知識地圖冊、近代歷史大事記、中外名人傳記以及三國演義、水滸傳、魯濱遜漂流記等名著。書讀的多了,兒子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更多時候能夠表述自己的意見了。
提起兒子在遵守社會道德準則和待人接物那種憨厚的秉性,讓我受益匪淺。或許從小受上過私塾、年過八十歲的姥爺?shù)挠绊?,孩子一直比較能隱忍。有時那種忍幾乎變成了“迂腐”,讓我這個急性子有時難以理解。
記得半個月前,學校寄宿的兒子打來電話說眼鏡腿壞了。他爸爸跑遍市區(qū)眼鏡行不是說沒有合適的鏡架,就是說矯正眼鏡不敢輕易打磨鏡片。終于在一個周末休假,帶他去西安重新配制。那天,剛掛號沒幾分鐘,醫(yī)院的叫號機出故障了,只能人工叫號。一時,五個診室亂了起來,來的晚的就空插隊,我估摸著差不多到我們了,就對兒子說:“叫號機壞了,護士也忙的顧不上管了,咱也找個診室看醫(yī)生吧。”兒子坐那一動也沒動,繃著臉說“要去你自己去,我等護士叫號。” 旁邊老公還笑話我,我心想那就在等會吧,可是這一等就是近半個小時,看著進進出出的人,我擔心一天的時間配制不好,只好拉下臉說“肯定到我們了,現(xiàn)在必須找醫(yī)生了。”就這樣一臉不高興的兒子被我硬拽進了診室。一看,醫(yī)生收到的掛號單竟然排到我們十幾位之后了。
那天,我們毫無懸念的沒有配好眼鏡。第二天,又是大清早趕到醫(yī)院,排隊、測試、驗光、配制,六個小時后,兒子戴上了新眼鏡??扇f萬沒想到,周一中午,他爸爸打來電話說眼鏡腿又壞了,聽到這個消息,我怎么也想不通,選的是柔韌性最好的鏡架,氣惱萬分。晚上打電話,在“威逼利誘”下,兒子告訴我,兩次都是同學碰撞到他,眼鏡掉地上又被踩壞的。同學均是怕父母打罵,央求兒子不要告訴老師和家長的。從小就善良、憨厚的兒子也就答應(yīng)了,完全不考慮配鏡的成本和難易程度。面對這樣孩子和這種舉動,我能說些什么,只好叮嚀他下次注意。
想起兒子對待長輩的耐心和誠懇的態(tài)度,讓我自嘆不如。去年五月之前,我們夫妻一直兩地工作,所以,陪伴兒子最多的就是姥爺。從襁褓里,姥爺就把這個小外孫當寶,再大的事在外孫面前都不是事。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到認字看書、小升初,處處有著老人相依相伴的痕跡。難得這小小人也有良心,從五年級轉(zhuǎn)學住校后,每周回到家,晚上必定要給姥爺打個電話,問這問那,還不停叮囑想吃啥買啥,等回去看他時報銷。我曾取笑他拿什么報銷,他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現(xiàn)在不掙錢,你們先借給我,等我長大后一定還。”其實,更重要的是,每次兒子都會細心的問姥姥,治高血壓的藥還有沒,管糖尿病的藥吃完沒,得到消息后,總是提醒我們及時買藥并給老人捎回去。
13歲,正是青春叛逆期。兒子恰逢此階段,祈愿他能順利度過并能坦然面對所有的敏感、困惑。在書本的陪伴下,在親朋長輩的關(guān)心下,在眾多良師益友的幫助下,建立個性、成就自我,不斷感受和體會生活原有的快樂。小莊礦:丁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