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新:歌聲飄過三十年
記憶中有很多美好的東西,不會因時光流逝而淡忘。比如那些聽過的、學過的、唱過的歌曲,在多年以后,仍然跳躍、迷漫在心頭,成為砥礪內(nèi)心世界的一種溫暖,并伴著我們一路走過人生的風雨歷程。
小時候,生活在鄉(xiāng)下,正值文革后期。唯一能聽到的歌聲,就是村里大喇叭播放出的雄壯樂曲,像《東方紅》、《大海航行靠舵手》等一類革命歌曲。這些老歌如時代的烙印被深深地定格在童年的記憶里,成為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的一道精神食糧。
小學時,我們在校園里跟教師學唱了《讓我們蕩起雙漿》、《學習雷鋒好榜樣》、《光榮啊,中國共青團》等一批炙膾人口的歌曲。每當聽著這些雄壯的樂曲,仰望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我們內(nèi)心會無比激動,甚至是熱血沸騰,立志要作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為建設“四個現(xiàn)代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8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那時,我們唯一能聽到的歌聲是從收音機里獲得的。從“每周一歌”欄目中,我們相繼聽到了李光曦優(yōu)美豪邁的《祝酒歌》,李谷一溫情婉約的《鄉(xiāng)戀》,彭麗媛清新明快的《在希望的田野上》。這些歌曲,受到了年青人的追捧;這些歌曲,開創(chuàng)了中國通俗歌曲和流行音樂的先河,豐富了我們的音樂世界。從此,中國人的精神生活真正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在80年代,臺灣校園歌曲曾一度風靡大陸。那時,《鄉(xiāng)間的小路》、《外婆的澎湖灣》、《童年》等成了青年人廣為傳唱的歌曲。當年,這些格調(diào)明快、瑯瑯上口的校園歌曲,為我們單調(diào)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增添了不少樂趣。記得那時候錄音機還很少,我們經(jīng)常跑到村里唯一的有錄音機的戶家中,反復聽磁帶里的這些歌曲,并把歌詞記在小本子上,回去后自己不斷練習、翻唱。
一些影視歌曲也相繼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像電視劇《霍元甲》的主題歌《萬里長城永不倒》;《血疑》的主題歌《謝謝我的愛人》;《便衣警察》的主題歌《少年壯志不言愁》等,一度時期讓我們陶醉、癡迷。走在大街上,總會聽到有人在哼唱這些歌曲。
80年代后期,一股強勁的西北風突然刮起。大街小巷賣磁帶的地方,播放的大都是《黃土高坡》、《我熱戀的故鄉(xiāng)》等旋律高亢的歌曲。一些歌手的名字如范琳琳、蔡國慶、屠洪剛等也被人們熟知。這些謳歌西部的豪放的歌曲,帶給我們的是另一種不同的感受。
90年代初,伴隨著亞運會的召開,韋唯的《愛的奉獻》、《亞洲雄風》;劉歡的《彎彎的月亮》、《從頭再來》、《千萬次的問》、《好漢歌》等一批歌曲成為引領時尚的流行歌曲。特別是電視劇《渴望》的主題曲《好人一生平安》,感動了無數(shù)的中國人,創(chuàng)下了最高收聽率的巔峰效應。
90年代,街頭的卡拉OK開始流行。每到晚上,在一些飯店、商店門口,總會有人把錄相機、音箱等設備拿出來,開始唱露天卡拉OK。我記得唱一首歌2元錢。那時候,男女情歌對唱比較流行,像《心雨》、《無言的結(jié)局》、《遲來的愛》等,很受大家歡迎。一些少男少女往往一人拿著一個話筒,深情地演繹這些纏綿悱惻的情歌。
進入21世紀,流行音樂呈多元化發(fā)展趨勢。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歌曲相繼涌現(xiàn),并逐一登場,但大都如曇花一現(xiàn),稍縱即逝。一些流行歌手亦如此,很快被人們記住,又很快被人們遺忘。
不忘的是那些經(jīng)典老歌,猶如一杯杯醇香甘甜的美酒,品之如飲甘露,讓人回味無窮。生于六、七十年代的人大都喜歡聆聽老歌,比如《北國之春》、《駝鈴》、《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一剪梅》、《濤聲依舊》等。這些老歌中,有我們曾經(jīng)的回憶,有我們曾經(jīng)的夢想。每當這些優(yōu)美的旋律響起,我們的腦海中就會隨之浮現(xiàn)出相應的一幅幅令人難忘的畫面。
“老歌,其實除了給人以聽覺上的享受外,我覺得它更像是我們?nèi)松猛局械挠洃涗浻皟x。打開音樂,正如打開錄影儀的開始按鈕,伴隨歌聲的響起,身邊發(fā)生的事,不知不覺就儲存在了歌中。時隔多年,偶爾間再聽到這首歌時,儲存在歌聲中的畫面就開始慢慢播放……漸漸的,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份記憶就更顯得難能可貴了!”
歌聲飄過三十年,歌聲伴隨著我們成長。也許有一天,容顏老去;也許有一天,聲音老去;也許有一天,青春老去;也許有一天,記憶老去。但是永遠不會老的,是記憶中的歌聲…… (張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