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源:書滋養(yǎng)著我們
書滋養(yǎng)著我們
書寄托著我們熱切的希望;書,蘊含著我們豐富的感悟。書,無時無刻不滋養(yǎng)著我們,只有讀書,我們才可能更加的完整。
在書的世界里,我們可以自由地馳騁,縱情快樂;在書的海洋里,我們可以隨意地徜徉,盡情地陶醉;在書的天空,我們可以盡情的飛翔,沐浴知識的陽光。書可以給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們以無限的幫助,可以讓受苦難的人們得到幸福。當魯濱遜來到那個荒無人煙的小島,恐懼,孤獨,憂傷讓他生不如死,這時,一本《圣經》給他帶來了生的福音,告訴他要好好活下去,是書給了他生的勇氣,是書在他枯萎的時候給他注入了無限的滋養(yǎng)。書還可以使麻木的人們煥發(fā)光彩,使衰落的民族日益強盛。在那個最黑暗的年代,中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可中國人民卻無動于衷的繼續(xù)沉淪,于是新文化運動爆發(fā)了,《狂人日記》《子夜》等作品喚醒了沉睡的中國人,喚醒了中華民族這一頭沉睡的獅子……
“書籍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如同一餐豐盛的精神食糧,讓人受益無窮。從書中,我們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忍讓;從書中,我們明白了誠實,懂得了守信;從書中,詩圣杜甫道出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真諦;從書中朱熹悟出了“為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哲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讀書分為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綠。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界。有些人對書如癡如醉,陶淵明就是其一,“讀書有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為了讀書能夠忘記吃飯,忘記睡覺,忘記約會是種多么高的境界。古人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車馬多簌簌,書永遠是那么的奇妙,那么的深不可測,書這種養(yǎng)分也好象仙露瓊漿,永遠的那么遙不可及,但事實上,書這種養(yǎng)分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它用不著你千呼萬喚,用不著你花費巨資,只需你隨便翻翻,你便可以得到它。
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是鳥兒沒有翅膀。偉大的才能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書籍造就了偉大的才能。讀書癡迷的聞一多,勤作筆記的錢鐘書,求知如渴的羅蒙諾索夫,讓書籍做自己忠實如仆的馬克思,他們同書為友,以書為師,升華了自己,改變了世界。在浩浩的書海中徜徉,不知不覺中,我們就積累了很多文化知識,那時不需要刻意的,就像稻草吸收養(yǎng)分一樣。書就是有著這樣的神力,它可以讓人從無知變的博學,從愚昧變的睿智,我們要乘著書的翅膀,追尋著真理的神光,漸漸的學會了怎樣成長。<山焦汾西兩渡煤業(yè) 高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