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元元:棱角
韓寒說:“做人要有棱角,否則就會被人輕易握在手中。”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自由的社會,卻似乎還同封建社會中受著層層壓迫的平民一樣,磨光棱角,圓滑地生活在世上。
我想,之所以大家都是這個樣子,這也不是全無理由的,正如他人駁斥韓寒所說的那樣:“棱角,使別人啃起來你來更容易。”古今往來,多少仁人志士在棱角上栽了跟頭,你正擊鼓罵曹,他全然不顧曹操的權(quán)勢,酣暢淋漓地痛訴了曹操的種種罪行,他棱角鋒利,劃傷了曹操,最后被黃祖殺死,相反,唐朝著名奸臣李林甫,八面玲瓏,口蜜腹劍,最后卻位極人臣,權(quán)傾朝野,棱角雖無形卻有形,就像是一把拔出鞘的明晃晃的劍,即使你并無惡意,也會讓人不寒而栗,不敢接近甚至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要將你這根刺拔掉
然而克里希那穆提說:“隨聲附和導致平庸。”當我們將自己的棱角全部磨光后,我們又成了什么呢,鵝卵石?或許,是的,我們會被人輕易踩在腳下,如同自己身邊無數(shù)的鵝卵石一樣,永遠被嵌在水泥中,不得動彈,或許這就是許多人所追求的平穩(wěn)生活。然而,這樣的生活有何意義。劉禹錫因永貞變革被貶十年,再度回到長安,他非但沒有變得小心翼翼,反而公然寫下“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這樣挑釁朝野權(quán)貴的詩句,導致兩次流放,即使這樣他依舊不改本色。十四年后再回到長安時,看見那些曾經(jīng)導致他流放之人都已不在時,欣然寫下“種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劉郎今又來”。他的一生無疑是精彩的,至少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兩度貶謫,非但沒有磨去他的棱角,反而使其更加鋒利,讓他以一種更加傲然的姿態(tài)屹立在中國文壇上。
莎士比亞說:“如果我們自比泥土,就注定被踐踏”。同樣,如果我們甘愿磨光棱角,以求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減少摩擦,在這個世界上安穩(wěn)地生存,那么我們將永遠與這個世界擦肩而過,無法碰撞出耀眼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