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煤礦安全生產(chǎn)網(wǎng)!

張淑芳:親親玉米

作者:張淑芳 2015-04-07 14:31 來源:煤礦安全網(wǎng)

又到收獲玉米的季節(jié)了,我忘不了玉米的香味,也忘不了兒時的記憶。 玉米和小麥在山東應(yīng)該是最普遍種植的糧食之一,玉米收了種麥子,麥子收了種玉米,一年兩收獲,把土地利用的剛剛好。將要收獲的麥子間,套種玉米種子,等到麥子收獲,玉米已經(jīng)快一尺高了。然后是雨季到來,在高溫濕熱的天氣里瘋長,雨水不及時,長長的葉子就打著卷兒,擰成一股繩。那時候常常跟著大人到地里干活,要么施肥,要么拔草。施肥一般都趕在下雨天,有水的話肥料融化的快一些。拔草的時候要找炎熱天,那樣拔下的草才能很快被曬死,人穿梭在密不透風(fēng)的地里,出來的時候常是一身汗水,玉米葉邊上的毛刺把胳膊劃得一道道紅,生疼。也就是那時候記住了一句俗話:“最涼快的地方——玉米地頭,灶房門口”。等到收獲,一個個的玉米棒子像是粗壯的胳膊,成熟了也不愿意跟母體分離,要用鐮刀或者費(fèi)點(diǎn)勁兒才能掰下來。小山一樣的玉米棒子堆在院子里,去皮以后就是黃澄澄的一片。記得以前奶奶常常把最里面那層柔軟的玉米皮編成長辮子,最后盤起來縫好,做成蒲團(tuán),一用就是好多年。媽媽也見縫插針地讓我們干一些小活,看電視的時候也得搓玉米粒兒。豎列的玉米粒像是琴鍵,又像是某種動物的牙齒,清脆的玉米粒嘩啦啦的落到容器里,越來越多,會有小小的成就感。

新下來的玉米磨成面,做一大鍋噴香的玉米面粥,怎么喝都覺得不過癮。拿玉米面糊成餅子,烙在大鍋邊上,等菜好了餅也熟了,焦香撲鼻。泡好的玉米粒磨成糊糊,上鏊子攤成煎餅,也是一家人一年到頭斷不了的主食,煎餅咸魚,煎餅大蔥,都是絕好的搭配。有一次在校友錄里看到一個群,赫然寫著“吃煎餅長大的兄弟們”,一看都是舊相識,特別激動。冬閑的時候,往往會有一個可愛的老頭兒,帶著一口黑鍋和小爐子,在村里找塊平坦的地面支起鍋,左左右右的轉(zhuǎn)起來,然后“砰”地一聲響過之后,白花花的爆米花爭先恐后的跑出來,黑黑的鍋和黃白的爆米花形成了極鮮明的對比,又好看又好吃。拿玉米粒兒裝一個沙包,呼朋喚友,它又成了我們的玩具了。

隨著儲藏技術(shù)和種植技術(shù)的升級,似乎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吃到新鮮的玉米。總覺得這種淺嘗輒止和以前以玉米為主食有很大的區(qū)別,深感那種情感和依賴不可替代。孩子小時候,跟她奶奶在門口曬玉米,小孩子趴在糧食堆里玩兒,并不知道其中的危險,把一個小小的玉米粒兒塞到自己的鼻孔里去了,醫(yī)生幫忙化險為夷,她自己對玉米也開始好奇。后來長大些要做沙包,發(fā)現(xiàn)在自己家找個玉米粒兒是件很難的事情,我們離真正的糧食,竟然越來越遠(yuǎn)了。

煤礦安全網(wǎng)(http://m.cltuan.cn)

備案號:蘇ICP備12034812號-2

公安備案號: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礦安全生產(chǎn)網(wǎng) 徐州鑄安礦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機(jī)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

關(guān)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diǎn)資訊

感謝網(wǎng)狐天下友情技術(sh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