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破紀”到“破法”謹防“蛻化變質(zhì)”
從“破紀”到“破法”謹防“蛻化變質(zhì)”
近日,經(jīng)天津市委批準,天津市紀委嚴肅查處了天津市委委員、天津市醫(yī)藥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津(正局級)嚴重違紀案件。張建津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及線索被移送司法機關(guān)依法處理。這是一起無視黨紀黨規(guī)、變換花樣搞“四風”的典型。(12月22日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wǎng)站)
黨紀是對黨組織和黨員立的規(guī)矩,國法是全體公民的行為底線。“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紀律是黨的生命,“破法”者,無不從“破紀”開始。收一個紅包、去一次會所、赴一回吃請……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一次小事“,都可能埋下腐化墮落的種子。像張建津這種礦泉水裝茅臺無視黨紀黨規(guī)、變換花樣搞“四風”行為已經(jīng)越過了規(guī)矩的底線,紀律的紅線,踩雷”、“觸電”那是不言而喻。
從張建津違規(guī)“公吃”,用礦泉水瓶裝年份茅臺酒,從明到暗吃出檔次花樣,到違規(guī)“私吃”,一餐花費高達上萬歐元,從境內(nèi)到境外顯擺奢華風光”看似“喝喝酒、吃吃飯”是人情世故,是“小問題”實則觸碰到了法律底線,影響了“大風氣”。其實,紀律面前哪有小事,規(guī)矩面前哪有特殊?如果頂著“黨”的帽子,壞著黨的規(guī)矩,再小的錯誤也會變成大問題。沒了紀律意識,多了僥幸心理,自是“伸手必被捉”,咎由自取、罪有應(yīng)得。
中央三令五申,地方明令禁止,多管齊下,”四風“問題本應(yīng)銷聲匿跡,為什么還會有黨員干部頂風作案,對中央的警告置若罔聞呢?究其原因,首當其沖是思想上“投降”了,原來的理想信念、群眾利益、集體目標,統(tǒng)統(tǒng)拋到腦后。具體到個人,或長期不“挪窩”有情緒、或身邊人誘惑加腐蝕、或陷于不良嗜好難自拔。像張建津這樣,其實質(zhì)而言,還是因為沒把黨紀國法放在眼里。如此看來,從違紀到違法,就是因為僥幸心理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導(dǎo)致其步步“蛻化變質(zhì)”,直至墜入深淵。
“紀”在“法”前,“紀”比“法”嚴。必須認識到,“小節(jié)”不可“小視”。“小細節(jié)”內(nèi)藏“大問題”,“小現(xiàn)象”影響“大風氣”。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就得從小處入手、從小事抓起,抓早抓小。只有把紀律管到位、嚴到份,才能夠真正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在黨為黨,就不能對公款消費,違規(guī)操辦等事視若無睹;就要收起多方干涉四處插手。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就要監(jiān)督有效、懲處有力。用好問責這個“撒手锏”,堅持“一案雙查”,做到有責必問、問責必嚴。只有這樣,才能使黨員干部敬畏紀律、遵守紀律。
守紀律、講規(guī)矩是一種政治覺悟,更是一種治理理念,要從“小”做起,才能絕私欲之紛擾,斷貪婪之觸角。“紀綱一廢,何事不生;紀綱一振,百事皆順。”各級各部門黨員干部要自覺作好表率,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要把執(zhí)行政治紀律貫徹于履職全過程,切實守住“底線”、不踩“黃線”,不越“紅線”,才能促進從嚴治黨、嚴明執(zhí)紀的要求有效落實。(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