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共同見證礦山大發(fā)展 ——寫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
父子共同見證礦山大發(fā)展
——寫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
從荒山野嶺到綠色礦山,從毛頭小伙子到耄耋老人,從炮掘炮采到綜采綜掘,年過八旬的鄒金儒老人一家見證了董礦從70年建設以來的40多年發(fā)展,講述了礦山發(fā)展的喜人變化。
干就干好,一定要把董礦建設好
在艷陽高照的一個午后,筆者走進鄒金儒老人家中,回憶40多年來發(fā)生在董礦的時代之變。談起往事,鄒金儒仍難掩激動之情。他說,1970年,他從內蒙調到董礦參加建設的,剛來的時候,礦上可荒涼了,吃的住的條件都不好。建設者們陸續(xù)從祖國四面八方來到礦上,支援礦區(qū)建設,開始選址建井口、修路、建辦公、機房等。
那時候來工人們都住在山上土窯洞,上班下山、過小河,來到工地。干了一天的活,也沒有洗澡堂,回到家里湊合洗一洗。到了冬天,穿著濕衣服就回家了。那時候,一個人上班要養(yǎng)活一家人,白饃饃都吃不上,過年能吃上一次肉,全家人住在一間窯洞里,一月工資40多元錢。家屬為了補貼家用,也在礦上打石子、修路。
在采訪時,鄒老激動地說:“我們當時只有一個信念:干就干好,一定要把董礦建設好!”老人拿出珍藏的1977年獲得礦“先進工作者”的獎狀,眼里充滿著自豪的目光。
如今,40年過去,鄒金儒老人已住上陽光小區(qū)寬敞明亮的新房,老伴也享受著五七工退休工資,子孫滿堂?!霸邳h的領導下,礦山的成貌已經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真幸福?!崩先私洺O碌V轉轉,仍關心著礦山的發(fā)展,內心深處對礦山依然飽含深深的情。
嚴細工作,堅守最后一班崗
通過煤場,在綠樹圍繞的小院里,筆者見到了正忙著化驗的鄒富全,他是鄒金儒的大兒子,83年參加工作到現(xiàn)在,35年了,他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對于礦山的發(fā)展,鄒富全有著自己的想法,“煤質是董礦的品牌,只要企業(yè)需要我,我就做好每一天,把煤質管好,讓董礦的明天越來越好?!?/p>
談到董礦的發(fā)展,鄒富全回憶,“變化太大了,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上學用的鉛筆頭,穿的衣服帶補丁,自己盼著過年穿新衣,那是最開心的事了?!?/p>
“慢慢家里添了第一臺黑白電視機,再到自行車、縫紉機,現(xiàn)在家家戶戶基本都有小汽車和樓房,礦山不斷加大數自化建設力度,綠色礦山越來越美麗了。”
鄒富全一家是董礦幸福生活的一個鮮活縮影。對于今后,他還有著自己的夢想,就是“我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了,盼著兒子學業(yè)有成把礦山建設的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