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兒
小的時候,我是很喜歡早點過年的。因為過年,可以放寒假,穿新衣,吃好飯,放鞭炮,還能約同學,打游戲。遇到冰天雪地的年關,能打雪仗,堆雪人。在馬路兩側,前縣城趕集的小商小販一家挨一家高聲吆喝著,有對聯(lián)、日歷、燈籠、鞭炮、干果、小孩的玩具,甚至也有從南方運來的蝦米皮,周邊村莊前來置辦年貨的村民,提著大包小包,經常就把道路給堵住了。我們礦上的小孩,是不稀罕那些的,因為快到過年,礦上就會發(fā)蘋果、橘子,掛歷甚至還有帶魚的,最讓我們流連忘返的是那些買鞭炮的地攤,分布在什么位置,有多少響的鞭炮,有哪幾種煙花,小男孩們都如數(shù)家珍。
至于小年,印象最深的就是祭拜灶王爺,戴著假牙的奶奶總是早早就準備好了“貫餡糖”,供奉在四合院的后墻上,一個專門用來供奉的小窯里,把灶王爺?shù)漠嬒褓N進去,以“貫餡糖”為主,還有牛肉之類的涼菜,讓全家老小過來叩拜,祈求自家的灶王爺上天給玉帝匯報工作的時候,能多為自家美言幾句。
如今搬入樓房的人們,很多人家依舊傳承著這個傳統(tǒng),只不過是把后墻上的小窯,搬到了陽臺上的壁櫥,粘嘴的“貫餡糖”換成了精美的糕點。一到小年兒,年味漸濃,家家戶戶都打掃衛(wèi)生,除舊迎新。現(xiàn)如今,能夠擦高層住宅的玻璃的家政,更是一人難求,她們的檔期早就排到了年根兒。超市里播放著喜慶的音樂,在入口顯眼的位置,擺放著精美的走馬燈、紅色的串燈、大號的福字,琳瑯滿目,各種禮盒裝的特產,讓人應接不暇,尤其是在水果、肉食、干果區(qū),永遠是人頭攢動,盡管所有的結賬通道都已經開通,但是推著購物車的隊伍依舊排到了貨架。
長輩們嘴上常說,現(xiàn)在每天的日子都和以前過年一樣,好吃的不用非得攢到過年才吃,但是他們口是心非,大媽們各種囤積食材,炮制各種“黑碗子”,仿佛冰箱里沒有幾樣隨時可以接待親戚的食物,就好像沒過年似的。
盡管現(xiàn)在礦上發(fā)的福利品比以前少了,但是礦工兄弟們依舊是掰著手指頭盼過年?,F(xiàn)在夜班不生產,工余閑暇時間更多了,小年到,約幾個好友在飯店擺上一桌,有沒有美味佳肴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能夠歡聚一堂,幾杯汾酒下肚,氣氛上來了,互相攀比著工資收入、孩子成績,高聲劃拳的少了,酒后勾肩搭背比比皆是,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