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哲:艾滋兒童上學何時不再是難題
12月1日是第32個世界艾滋病日,多家媒體報道了全國唯一一所艾滋兒童學校——山西臨汾紅絲帶學校的近況。這所學校成立了13年,現(xiàn)在有31名學生,這些孩子在這里重新找到了受教育的機會。然而相比于龐大的艾滋兒童基數(shù),這個數(shù)字顯得太過渺小。
此前,教育部和衛(wèi)生部曾聯(lián)合頒布的《教育部衛(wèi)生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加強權益保護,保證受艾滋病影響兒童接受學校教育”,要求各地教育部門要與衛(wèi)生、民政等部門密切配合,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認真落實相關政策,保障艾滋兒童接受教育的合法權益。
盡管艾滋兒童享有平等入學權利的規(guī)定早已寫入相關文件,但由于公眾對艾滋病存在固有偏見,“談艾色變”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艾滋病患者仍然受到諸多歧視和非議,艾滋兒童求學難的問題仍舊是社會痛點之一。
保障艾滋兒童受教育權已經成為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問題。由于各類偏見的存在,艾滋病患兒很難接受完整的教育,經常處于失學或半失學狀態(tài)。部分地區(qū)出于無奈,甚至專門建立艾滋兒童學校,收容符合學齡的艾滋兒童。
對于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來說,同等接納艾滋兒童必然會引起各種爭議,但他們的受教育平等權問題卻是法律上必須保障的權利。歧視和排斥艾滋兒童,進而導致他們難以融入現(xiàn)代社會的嚴重后果必將由整個社會所承擔。
切實保障艾滋兒童受教育權,是一項基礎性工程。消除對艾滋病的偏見,保障艾滋兒童的受教育權,需要對社會公眾長期開展科普工作。此外,教育部門也應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強有力的保障措施讓艾滋兒童能夠和其他孩子一樣安心地坐在教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