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工匠” ---記山東能源新礦集團良莊礦業(yè)機電工區(qū)副區(qū)長李東福
“草根工匠”
? ? ?---記山東能源新礦集團良莊礦業(yè)機電工區(qū)副區(qū)長李東福
(李斌方瑞)
?
1990年夏天,20歲的李東福從技校畢業(yè),跨進了良莊礦業(yè)公司的大門,成為了一名絞車司機。當?shù)谝淮蜗戮匆娺@個轟隆隆運轉的大塊頭時,他就想把它拆開“研究”一下。30年來,李東福維修了多少臺機電設備他不記得了,因為檢修業(yè)務繁忙失去了多少次參加技能大賽的機會更是記不得了……-350水平中央變電所高壓開關柜改造、-195矸石井絞車電控系統(tǒng)改造、自主施工完成北風井抽風機改造……一項項重大項目的突破,凝聚了李東福數(shù)不盡的付出和汗水。據(jù)估算,經(jīng)他參與的各項創(chuàng)新項目可為礦井節(jié)約各類費用160余萬元,產(chǎn)生的間接經(jīng)濟效益更是無法估算,在同事中被親切的稱之為“草根工匠”。
癡迷
李東福從小就對電修著迷,家里的小電器都慘遭過他的“毒手”,家里的電風扇、手電筒常常被“大卸八塊”,又重新組合得完好如初。參加工作初期,他這種“癡迷”更是達到了“頂峰”,身邊每一個有技術的師傅都成了他的膜拜對象。業(yè)余時間他就拿著維修書籍學習理論,別人覺得枯燥的電路圖對于他來說“一點兒都不乏味”。憑借不懈努力,僅一年多的時間,無論家電設備哪個部件出問題,他都能說出道道來,成為了同事們義務電器修理工。
憑借好學的勁頭,李東福逐漸嶄露頭角。一天夜班,崗位絞車出現(xiàn)了故障,維修工在六采區(qū)一時無法到來。此時此刻,他心里躍躍欲試,從崗位工具箱里拿出檢修工具,停電、驗電、放電、掛停電牌……儼然一副經(jīng)驗豐富的維修工,不一會的功夫找到了故障點,原來是絞車閘磨保護動作,只見他輕輕的調整了一下閘磨螺絲,絞車立即恢復正常。這也引起了區(qū)隊領導的注意。沒過幾天,李東福進入了區(qū)隊職工心之向往的“人才搖籃”---機電工區(qū)大電組。
琢磨
在他工具包內有一部“工作字典”,這是一本厚厚的筆記本。翻開是密密麻麻的設備技術參數(shù)、規(guī)格型號、規(guī)范要點等,另外還有一些折疊的紙張被夾在其中。這些折疊的紙張都是設備電路圖、說明書,只要沒事李東福就拿出來琢磨,看的津津有味。
“東福很少說話,一天說不了幾句話。他的時間都用在了看圖紙上,他把話都對著機器說了?!鄙磉吋胰?、同事一致的這樣評價他。
2018年,礦井各變電所使用的高壓盤(KYGC-Z)永磁開關控制器已到使用年限,有的已損壞,無法使用。當時礦上聯(lián)系廠家采購一臺新控制器需要1.1萬元,全礦井上下共有64臺這樣的控制器,如果全部更換將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你們能造,難道我就不能修嗎?”李東福從心里問自己??僧敳痖_控制器時才發(fā)現(xiàn),由于廠家技術保密,對核心部件進行了封裝,什么也看不到,就是一個黑殼子,加之又不提供任何圖紙資料。就當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李東福悄悄的背著一個控制器回家了。
一盞燈,一個人,瘦小的身影映在墻壁上。為了不損壞封裝的零部件,他小心翼翼地檢測、再檢測,調試、再調試,手指幾次磨出了血泡,簡單一包扎,又投入實驗中……功夫不負有心人,七天后,憑借不服輸?shù)膭蓬^,李東福終于找出了這套控制器上的“核心密碼”,完成了對“核心”部件的換裝。“其實封裝的部件并沒有多么神秘,只是廠家對技術的一種保護?!苯?jīng)過李東福的“換裝”,修復一臺永磁開關控制器僅需600元,一臺就可節(jié)約1.04萬元,全礦64臺控制器就可節(jié)約近70萬元。
“有故障,找東?!背闪嗽摴^(qū)職工常掛在嘴邊的話,“只要李師傅在,大家心里就有底!”哪個地方出現(xiàn)了難題,他就會立馬出現(xiàn)在哪個地方。在班組同事的眼里,他是“能干的李師傅”;在單位領導的眼里,他是“可靠的老李”。
嚴謹
叮鈴鈴……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響起。“報告李區(qū),-580管子井索車驅動部軸承溫度過高,轉動有異響。”2020年3月份的一天,李東福接到井下匯報電話,“請加強巡查,隨時匯報。”李東福安排完崗位工后,立即聯(lián)系當班跟班維修工前往進行查看。經(jīng)現(xiàn)場判斷驅動部軸承存在隱患問題,需進行更換。他隨即一邊協(xié)調,一邊換上工作服下井。由于該崗位所處軌道傾角18°,拆除下的驅動部長2.5米,寬1.3米,重達近4噸,而且井下不具備加熱扒裝對輪、軸承,需裝車升井進行加熱、扒裝,這給施工帶來了巨大困難。為了加快施工進度,保證施工安全,李東福全程盯在現(xiàn)場近24小時未休息,累了就在旁邊瞇一會,餓了就啃一口饅頭。拆除制動鉗型閘、拆除驅動部、裝車升井、安裝找正、試運行,每一步他都嚴格按照施工步驟要求進行施工,最終一次性試車成功,比預計提前近4小時。聽到索車發(fā)出“轟隆隆”的聲音,李東福會心的笑了。當大家升井后,他繼續(xù)一人在驅動部旁盯了近2個小時,確認運行正常后才拖著疲憊的身體上井。
由于李東福一心撲在生產(chǎn)一線,哪里有機電事故哪里就會有他的身影,他錯過了好多次參加技能大賽的機會,失去了在比武中展露風采的機會。曾經(jīng)有人問他遺憾嗎,他總是搖搖頭說“有什么可遺憾的,我就是喜歡這份給設備‘治病’的快樂。”
如今年近50歲的李東福依然奮斗在礦井生產(chǎn)一線,享受著“機電醫(yī)師”的快樂,書寫著“草根工匠”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