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別樣精彩,“劇”萬千友朋 ——記第十八屆“青春礦大”校園年度人物中國礦業(yè)大學太陽石劇社
在校園的一隅,有一支特別的團隊,他們熱愛戲劇,熱愛舞臺,在燈光的照耀下,扮演著無數(shù)角色,講述著各種故事。他們不僅是演員,更是故事的創(chuàng)造者。
緣起同一份熱愛
回首征途,每一個眼神,每一次轉身里,是無數(shù)揣摩和排練;恰當?shù)姆b,完備的道具,刻錄著幕后人員日夜的深思;精彩的呈現(xiàn),如潮的掌聲,背后是風里來雨里去的奔波和熱愛。
在招募社員時,社團注重成員對話劇是否有個性化的理解,導演等人會準備劇本和臺詞,由候選人隨機挑選即興發(fā)揮,觀察演員是否真正進入角色狀態(tài)之中。一次成功的大型演出,從編寫劇本,篩選演員,到排練話劇,再一點一點打磨成為一部精彩絕倫的作品,常常需要花費一個學期的努力。
每天夜幕降臨時,大家便聚集在一個屋子里,討論著劇本的細節(jié)。有人認真地解讀角色的內(nèi)心世界,有人精心設計舞臺布景,還有人琢磨著如何更好地發(fā)揮臺詞的韻味。在這個小小的空間里,每一個想法都得到了認真傾聽,每一個細節(jié)都被細心雕琢。
一部話劇的成功,離不開每一位參與者的認真負責與辛勤付出。在籌備《石炭歌者蘇徐州》的時候,劇社從收到消息到上臺表演僅僅只有一個月的時間,各個成員往往都會把一天中的零碎時間利用起來,聚在一起排練,有時僅僅是一句臺詞的刪減或是一個細節(jié)的打磨,大家也會一起討論許久,力爭完美。在排練的過程中,演員們不斷地重復著每一個動作,直到完美地呈現(xiàn)出來。盡管深夜里疲憊襲來,汗水滴落在舞臺,但每一個人都充滿激情和動力。
幕前幕后相知相識
相識于戲臺,相知于燈下,一路走來,早已心手相連。在話劇社的舞臺上,他們不僅演繹著角色,更詮釋著友情和愛。
太陽石劇社是一個溫暖的地方,也是一個一路傳承的“大家庭”。從創(chuàng)立之初,劇社便一直延續(xù)“買包子”傳統(tǒng),社長李一偉笑道:“演出前我們會安排場記去買包子,并且演出后大家也會一起去吃慶功宴。”每當大戲上演前,劇社曾經(jīng)的學長學姐總會前來指導,每一屆劇社人在汗水中把社團的青春風貌傳遞下去。
“雖然有時很苦很累,但大家都很快樂,那是一段很充實的時光”,社長李一偉回憶道:“每次大家看到演出順利進行,真的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于劇中展現(xiàn)青春力量
在太陽石劇社的舞臺上,青春和歷史交織成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 他們敢于直面社會問題,敢于用藝術的形式去觸及人心。
太陽石劇社將目光投向那些歷史的長河中的故事。2023年五月詩會活動上的《漢書》改編自央視綜藝《典籍里的中國》,由“當代讀書人”跨時空對話中國第一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家班昭,探尋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的著書故事,將歲月長河中一幕幕鮮活的景象躍然于紙上,使觀眾在觀看表演時感受的悠久文化的歷史傳承。
然而,劇社并非只是簡單地呈現(xiàn)青春和歷史,更敢于觸碰社會問題的敏感神經(jīng)。通過改編劇本,他們表現(xiàn)出對社會現(xiàn)象的關切,揭示種種問題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其中,經(jīng)典改編話劇《十二公民》是由十二名學生分別擔任社會不同階層的角色,有醫(yī)生、房地產(chǎn)商、保安、教授、保險推銷員等,他們模擬西方法庭,組成陪審團審理社會案件。在呈現(xiàn)沉浸式演技的同時,他們也向我們深刻地揭露了新時代亟待解決的多種社會現(xiàn)狀:新時代父母和子女的相處方式,漸趨嚴重的空巢老人問題,地域歧視,冤假錯案的翻案和避免……每一場話劇都是一面鏡子,讓觀眾深思,反思,尋找解決之道。
一場戲,一群人,臺上的他們飾演另一種人生,臺下的“我們”續(xù)寫青春故事。長路漫漫,但初心不改,太陽石劇社就如一抹與眾不同的光彩,在校園內(nèi)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