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年味
童年的年味
臘八一過,春節(jié)的腳步就越來越近了,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讓我越發(fā)感覺年味的濃厚,童年時過春節(jié)的情景再次在浮現(xiàn)在腦海,讓我更加留戀懷想兒時的年味。
記得小時候,我總是期盼著過年,因為過年可以穿新衣服,穿新鞋,吃好東西,還能掙壓歲錢。那時候,雖然和現(xiàn)在不能比,但是覺得也很滿足。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的童真吧,所以總覺得只要能實現(xiàn)吃和玩哪些小小的愿望,就會覺得生活總是很美好的。
在我的印象中,在老家農(nóng)村的時候,小年那天要殺豬,而且還要和左鄰右舍一起吃小年夜飯,當(dāng)大人們忙著準(zhǔn)備飯菜的時候,也是孩子們最為開心的時候。因為大人忙著顧不上照看小孩,我們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有在一邊放炮的,有爬到果樹上看熱鬧的,有在院子打鬧著玩的。過了小年,家里人口多的趕忙準(zhǔn)備年貨,因為從大年初二開始,家里的親戚就陸續(xù)開始要給年長的老人拜年了,親戚多的,這樣的日子有可能會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五左右。
時至今日,我覺得農(nóng)村的除夕夜還是很特別的,也是讓人難以忘記的。如今回老家過年還是這種習(xí)慣,流傳下來很多除夕夜的規(guī)矩基本上沒怎么改變,尤其是除夕不能早早的把自家院子的大門關(guān)上,如果關(guān)得早了,就說明這家人比較懶惰,不勤快,來年的收成就不會好,所以說即使沒有電視看,左鄰右舍的老少爺們也愿意聚在一起聊聊天,拉拉家常,一直到凌晨,心急的孩子們也全然沒有了睡意,就等著一大早去給年長的老人挨家挨戶去拜年。其實,拜年的目的除了給長輩們拜年,另外一個目的是孩子們還會得到很多壓歲錢,這是孩子們再高興不過的。大年初一早上吃飯,講究的還是個“早”字,基本上是早上四五點起來做飯,天不亮家家就把早飯吃完了,沒等太陽出來,就出門去給長輩們拜年了,現(xiàn)在仔細想想,那會過年人們還是很講究的。
過了初四五,村里的老人們便開始組織人員耍社火、扭秧歌、踩高蹺,耍社火的人一般都是年輕力壯的小伙子,這樣扭起來既好看,又有精神頭。社火的形式很多,有高蹺、旱船、龍燈等,社火舞的好不好,靠的是扮演、造型,技巧取勝,扮相也很講究,畫什么臉、配什么行頭,讓演員扮成歷史人物和現(xiàn)代人物,形成故事組合,并通過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和嚴(yán)密的構(gòu)思就會顯現(xiàn)出特有的藝術(shù)感染力。每到春節(jié),各鄉(xiāng)各村,由群眾自發(fā)組織,劃旱船,踩高蹺,耍獅子,走村串戶,十分熱鬧,這種喜慶活動,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五。其實社火隊拜年也是有講究的,經(jīng)過誰家門口,這家主人就要放鞭炮迎接,鞭炮聲越響,耍社火的人越是賣力,場面就越熱鬧,圖的就是一個好兆頭,希望來年的收成能好一些。
想到這兒,我情不自禁的笑了,等回過神來,自己都不知道笑什么,也許是那份濃濃的年味感染了我?,F(xiàn)在雖然每天都像過年一樣,吃穿不愁,可是那份純正的年味卻淡了很多,也許正是因為年味淡了,所以讓人回味的事情才會多了起來。
近年來,由于受疫情的影響,不是封村就是封小區(qū),春節(jié)連親戚都不讓走,只好待在家里,頓時感覺失去了年的味道。細細地咀嚼童年的年味,是那么回味悠長,留戀的是那磕個頭奶奶給過壓歲錢的場面,留戀的是跟著社火隊走親串友的熱鬧場面,還有那鑼鼓喧天的社火隊和彩綢飄揚的高蹺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