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董”的余暉
在晉煤集團趙莊煤業(yè),有這樣一位主管著炮檢隊材料管理的老隊長,30年工齡的時光烙印刻在他臉上深深淺淺的皺紋里,對材料管理的嚴格卻始終如一。有人喜歡跟他開玩笑說:“你就是那夕陽,安穩(wěn)的等著退休吧啊,還折騰個什么!”,他反駁道:“夕陽就算落山,也要紅紅火火地落下”。他就是該公司通風管理部炮檢隊的副隊長——王建林。
王隊長是河南人,說著一口帶有河南口音的普通話,他這種語言有種獨特的問道,讓你聽起來不僅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反而令人很容易入耳。每到他值班,他總能不厭其煩地把集團公司《節(jié)支降耗三十六項規(guī)定》嘮叨個沒完。下井帶班時,還是那張嘴那個舌頭,在工作現(xiàn)場給你嘮叨個沒完。“小王,這些材料還能用呢,怎么就扔了?”“建剛,你小子怎么回事,說過多少回了,認真點,不要干返工活,耗時又耗力。”“軍軍,你給我說說,都像你這樣干活,得浪費多少料呀!”在工作現(xiàn)場,一旦有浪費的現(xiàn)象被他發(fā)現(xiàn)了,耳朵就只能等著“遭罪”吧。每到這個時候,有些調皮的職工,就總會拿出水讓王隊長喝,王隊長就順勢喝上一口水嘿嘿一笑接著說:“你們這些小子,想堵住我的嘴呀,沒門,把這些小心思用在工作山上,多為公司節(jié)約點成本,省點錢是正事。”
嘮叨規(guī)嘮叨,老王干起事來,卻一點也不“嘮叨”。王隊長在隊里對材料管理的嚴格那是出了名的,在大家看來,似乎有點太苛刻了,有時甚至連粉筆都舍不得多給一支。他有一個關于材料領用的筆記本,凡是經(jīng)他手出去或者回收的材料都會很清楚的記在上面。這個筆記本的“狠”處,就是對職工領取同樣東西的連續(xù)3次之間,他都標注了時間段。他把這個時間段平均一下,就成為了該物品在該職工手里的使用時間。下次職工再領的時候,在這個時間范圍之外就給,之內就不給。另外,對于有些交舊領新的東西,職工拿上來本以為能換個新的,他卻拿來給你修一修,能用了就又把舊的給你了,直接抹煞了一些職工老是想用新物品的想法。王隊長平時總是笑瞇瞇的,有些職工不注重節(jié)支降耗,浪費行為被王隊長抓住后,都想著他平常好說話,就去找他想把處罰免去。他卻依然笑瞇瞇地把制度拿到桌面上,讓你直接和制度對話。“我說了不算,咱得按制度來。”嚴格公正的懲罰,職工也漸漸接受了這個制度面前的“笑面虎”。
“處罰了你,你就不想通過獎勵把分數(shù)掙回來?”老王總是有一套他的辦法,來激勵職工的節(jié)支降耗的熱情。通過在班組中搞的“節(jié)支爭優(yōu)”活動,讓班組間進行良性競爭,每月材料用的最少的班組都會得到相應的獎勵,提出有關節(jié)支降耗好點子的班組也能得到獎勵。這樣,班組的每一個成員都能積極地參與到節(jié)支降耗活動當中,激發(fā)職工積極投身于節(jié)支降耗的改革熱潮。
“我們這些老古董,沒什么新意,就是這些老掉牙的辦法,不折不扣完成,落實到位,也算是盡職盡力了!”老王謙虛地說道。
就是這個老古董,用著他老掉牙的老辦法,節(jié)支降耗活動開展以來,炮檢隊的各項支出大幅降低,對消耗品的使用效率,明顯提高,員工的自主節(jié)約意識,得到有效改善,節(jié)約行為已漸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