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光:馬路上的車流
經(jīng)過一個十字街口,紅燈忽然擋住了人和車流。這紅燈停留的時間真長,它像一只通紅發(fā)亮的眼睛似乎在提醒著人們:“別撞過來,真撞過來出了事故比害眼厲害!”紅燈睜著表面怒目的眼,過有90多秒,一眨眼又變成了溫和的顏色。“綠燈亮了——快過。”騎電瓶車的男女早已捏累了閘把,小轎車里的人縮回伸出的頭,就聽“嘀嘀嘟嘟”的嘈雜聲,人和車又擁著向前了。
馬路上的車比走路的行人還多,這話有些夸張,但確實也得承認,現(xiàn)在各種車多得真不稀奇了。早在我上小學時,家里有輛自行車就是新聞了。“他家買了一輛新自行車,據(jù)說還是鳳凰牌的。”大人孩子眼光跟著話音就盯了過去。有的人家真夠“小氣”,自行車騎回后立馬推進了屋,鄰居別說想借了,就是多看幾眼也很“奢侈”。我踮著腳趴著玻璃窗口偷看過別人家的自行車,那閃亮的前后車條上各 “鑲”著一圈 “紅梅花”,這“紅梅花”是用紅塑料片剪的,夾在車條與車條交叉的位置。自行車從家門口騎過時,圈圈 “紅梅花”就在眼前更在心間畫著圓圓的夢想。
父親輕擰著我的耳朵說,別羨慕人家,趕明俺們攢錢也買一輛。可買自行車談何容易啊,那時家家吃穿都成問題。下放農(nóng)村的父親為了買車,找人“打會”籌起了買車錢。“打會”是過去民間籌錢的一種辦法,一般由急用錢的人召集周圍的熟人參加,然后大家“摸鬮”,摸到幾號就在第幾個月拿“會錢”。父親的手氣不算好,摸的是9號,我們家接著又通過找關(guān)系弄了張 “購車卷”,這樣才買回了一輛永久牌自行車。當時,家人別提多高興了。我常常推抓著車梁讓后輪懸起,不停地攪動腳踏板,“吱、吱、吱……”晃蕩的車子輪齒間發(fā)出清脆的響聲,車圈和車條也隨著濺出耀眼的光花,這不知映閃了多少孩子的笑臉。
在滿處都是自行車的年代,我學會了騎車,還有幸坐過一次小轎車呢,那真是幸福啊!小時候我們稱小轎車都叫“小寶車”,我是這樣坐上的——外地人問路時可巧問到了我。“小朋友,請問到百貨大樓怎么走?”我抬手指了方向又說了具體往哪開,那兩個人好像仍不明白,我太熱情地就說:“叔叔,我給你倆帶路吧。”他倆高興地讓我上了小轎車,一踩油門就快速開動了。我一個平頭百姓家的孩子哪坐過“小寶車”呀,那個痛快勁簡直無法形容。“叔叔,往這邊開。”“叔叔,馬上再往右拐。”……
歲月的葉子綠了又黃,黃了又綠。過去,擁有一輛自行車或偶爾坐過一次小轎車就感到榮耀無比,今天只有老一輩的人對此仍回味悠長。其實,馬路上的車流帶來的并不完全都是喧囂。車流,更載著我們,緩緩駛過歷史的河岸,窗外的風景在不斷變換。車流,又載著我們,沖向無限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