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來路漫漫,矢志不改初心——計算機學院“覺醒青年尋初心”實踐團參觀上?!缎虑嗄辍肪庉嫴颗f址
為大力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7月24日上午,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之際,計算機學院“覺醒青年尋初心”實踐團帶隊老師于金巧和部分隊員一行人參觀了上?!缎虑嗄辍肪庉嫴颗f址。
《新青年》部舊址位于黃浦區(qū)南昌路100弄(原環(huán)龍路老漁陽里)2號,是一幢二樓二底磚木結構坐北朝南石庫門舊式里弄住宅。1920年初,陳獨秀自京抵滬,在此寓居,《新青年》部也隨遷于此。“新青年”雜志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戰(zhàn)場,為民族覺醒與日后的五四運動奠定了精神基礎。“時代的一?;?,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再黑暗的夜晚,也會有璀璨的星河。越是在那樣特殊的時刻,越能映射出人性的光輝。一件件展品展示出民國之時,正是那些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有理想的青年和先進知識分子,締造出這光輝。在這里,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完成了精英集聚、理論宣傳、階級動員、人才培養(yǎng)、籌建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社會主義青年團等工作,《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見證了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從醞釀、籌備到組織誕生前的過程,是歷史無聲的檔案。
實踐團成員王凱德同學說,在這個編輯部中晝夜不停伏案工作的時代先驅們,他們敢于抗爭,勇于拼搏的精神,也正是我們實踐團成員乃至吾輩少年最應該學習和傳承的。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不斷回顧歷史,學習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貢獻我們青年人自己的力量。
肉體已逝,脊梁仍在。通過本次實踐活動,“覺醒青年尋初心”實踐團同學們再一次真切觸碰到了革命先烈以及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探索救亡圖存新道路的艱辛。他們將堅持繼承先烈遺志,大力弘揚《新青年》編輯部精神,譜寫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嶄新篇章。
新聞來源:繆萌殊 王知秋
攝影:王知秋